欢迎来到财经新闻网

韩国央行购买黄金是为了去美元化?

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黄金   央行   季度   储备   美元

2024-05-04 15:57:56 

财经新闻网消息:iaN财经新闻网

5月2日,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管理组组长权珉洙本周表示,投资黄金需谨慎。 投资黄金的好处包括对冲通胀和作为美元的替代品,但购买黄金需谨慎。 机会。 “我们没有立即购买黄金的计划,因为需要权衡多种因素以确保合适的购买时机。只有在外汇储备显示出足够的增长趋势且外汇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购买更多黄金黄金一种资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考虑在中长期购买黄金。”iaN财经新闻网

韩国央行已经十年没有购买黄金了。 韩国央行上一次大规模购买黄金是在2011年,当时金价也处于历史高位。 当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和欧洲主权债务的不确定性,韩国央行继续购买了超过10亿美元的黄金。 直到2013年,韩国央行才停止了黄金购买计划。 截至今年3月底,韩国黄金储备104.4吨,外汇储备4193亿美元,价值48亿美元,占比约1.1%。iaN财经新闻网

韩国央行对黄金的罕见立场是在4月份黄金现货价格触及每盎司2,431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做出的。 今年金价上涨了10%以上。iaN财经新闻网

那么问题来了,韩国央行购买黄金的逻辑是什么? 有人说央行大举买入黄金是为了去美元化。 韩国央行是否有可能也在购买黄金以实现去美元化?iaN财经新闻网

今年一季度黄金大涨背后最根本的逻辑是地缘政治危机,央行购买黄金背后的原因也是地缘政治危机。 而且,地缘政治危机越严重,央行购买黄金的力度就越大。iaN财经新闻网

_各国央行购买<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黄金</a>_韩国<a href=http://www.skping.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黄金</a>价格iaN财经新闻网

黄金购买背后的主角主要是新兴市场的央行。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显示,这一历史性的飙升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央行的持续买盘以及零售投资的增长。 与此同时,欧洲投资者撤退,资金外流,美国投资者持观望态度。iaN财经新闻网

4月30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黄金需求》报告称,由于黄金ETF持续流出,一季度黄金需求(不含OTC需求)同比下降5%年增至1,102吨。 不过,如果计入场外交易,一季度黄金总需求同比增长3%至1238吨,为2016年以来最强劲的一季度。iaN财经新闻网

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净购买黄金290吨,同比增长1%。 这是自2000年开始公布全球央行黄金购买季度数据以来最高的第一季度数据,比过去五年央行平均季度黄金购买量高出69%。 这进一步印证了今年一季度金价大涨的第一推手是世界各国央行。 金条和金币的需求与上季度持平,为312吨,同比增长3%。iaN财经新闻网

不过,一季度全球黄金ETF持有量减少114吨。 欧洲和北美均出现季度资金流出,亚洲上市产品的资金流入略有抵消。 美国上市基金在季度末出现积极转变。iaN财经新闻网

世界黄金协会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资金持续稳定流入黄金市场,截至4月19日的4周内净流入29吨。相比之下,欧洲净流出36吨,而流入黄金市场的资金则净流出36吨。美国保持中立。 。iaN财经新闻网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3月底黄金储备为2,262吨(7,274万盎司)。 经过接连的走势,黄金在中国官方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从2022年10月的3.19%上升至2024年3月的4.64%,创下历史新高。iaN财经新闻网

黄金市场的第二大买家是印度。 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今年一季度增加黄金储备19吨。 印度储备银行去年净购买了16吨黄金iaN财经新闻网

对于未来黄金需求而言,决定性因素显然是地缘政治危机、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支付体系潜在的碎片化,这可能会全面改善黄金的金融低水平。 事实上,历史上从未见过。iaN财经新闻网

同时,随着金价大幅上涨,消费成本增加,黄金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金价的大幅上涨也给黄金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比如,近几个月来我国一些黄金销售连锁店的黄金回购、黄金托管业务爆发,黄金产业链中的一些泡沫开始破灭。iaN财经新闻网

地缘政治危机尚未解决。 如果说中东危机还在持续,那么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仍然会愈演愈烈、失控。 美国和欧洲的新一轮大规模援助正在进入乌克兰,俄罗斯似乎也在酝酿新一轮援助。 大规模反击,而俄军内部的反腐问题才刚刚打开缺口,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依然扑朔迷离、难以预测。iaN财经新闻网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iaN财经新闻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
'); })(); /* 360自动推送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