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出资规模高达5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向二级市场,在业内实属罕见。有业内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大险资的权益投资最优先考虑的是二级市场赚钱效应,此时入市,无疑释放A股市场的底部信号,从运作期限上来看,500亿资金运作时间超过10年,作为中长期险资入市,更彰显稳定市场的“长钱效应”。
5月18日下午,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与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财富传承信托——保险金信托业务整体合作协议》,正式开启双方在保险金信托领域全面合作。参加此次签约仪式的人员还包括华润信托财富管理总部总经理黄小倩、家族办公室总经理穆国超、太平人寿高客业务部负责人陆宁等双方团队业务代表。
从整体业绩看,人身险行业2022年整体面临经营压力。行业趋势上,人身险公司马太效应依旧强劲,行业收入主要集中在头部公司,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面临偿付压力。但值得一提的是,从保费规模看,人身险行业的马太效应依然存在。光大证券(维权)分析师王一峰指出,当前人身险保费增速持续向好,转型拐点基本确立。2023年一季度,中国平安人身险业务个险新单同比增长10.
进入5月以来,多家银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经过多轮下调后,多数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3年、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已降至3%以下。目前,市场上多数增额终身寿险的定价利率为3.”宋占军表示,总的来看,增额终身寿险适合投资期限较长、目标收益率3%的稳健理财偏好者。”徐昱琛举例表示,从流动性角度来说,短期有资金需求,不适合选择增额终身寿险,因为短期内退保,现金价值不会超过保费,会有保费损失。
这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总局“一正四副”领导班子格局正式出炉后召开的首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续加强和完善保险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按照党中央赋予的新职责、新使命,坚决落实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决策部署,加强保险公司功能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形成偿付能力硬约束,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5月21日,记者统计发现,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数量跌至个位数,仅剩9家(不含1家终止挂牌申请已获受理公司),而在高峰时期,挂牌新三板的保险中介机构有30多家。其他7家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公司去年皆处于亏损状态。另外,多家新三板保险中介公司表示,面临市场无序竞争的风险。
前“平安少帅”拟任董事长但从2020年6月被马化腾成功挖到腾讯,出任集团高级顾问,并负责保险业务,如今,任汇川出任三星财险拟任董事长,压在其肩上的担子,似乎并不轻松。如今,三星财险正成为腾讯继众安在线后拿到的第二张财险牌照,腾讯派驻豪华阵容重组董事会,能否再造平安产险神话?
华澳信托2022年净亏损近10亿!自营资产不良率54.年报显示,2022年,华澳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公司全年净亏损9.从自营资产信用风险资产五级分类来看,至2022年末,公司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等不良资产合计48.家庭服务信托成新“蓝海”市场近期多家信托公司首单家庭服务信托业务落地。作为资产服务信托类型中的一类业务品种,家庭服务信托的成立门槛为100万元,业界对这一普惠性业务期待良多。
比亚迪向新能源车险市场又迈进一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新能源汽车公司所获牌照均为保险中介牌照,而此次比亚迪则通过全资收购的方式获得一张在新能源车企领域罕见的保险牌照。二是新能源车企可设计出车风险和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凭借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的信息优势,未来可以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个性化保险产品。
偿付能力是对保险公司各类风险的综合判断,偿付能力监管是预警和监测保险业风险的重要抓手。5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该局于日前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分析了整体保险业、重点公司的偿付能力和风险状况,研究了2023年第一季度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53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A类,105家被评为B类,16家被评为C类,11家被评为D类,风险综合评级保持稳定。
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看,当前信托、保险、银行等齐发力保险金信托业务,当前有30余家信托公司、4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相关服务,大单、复杂架构设计、创新场景案例频现。事实上,随着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增长,保险公司与信托公司不断对保险金信托的业务模式进行创新和迭代,比较典型的表现是保险金信托的“场景化”,即“保险金信托+场景”。当保险金信托需求“井喷”,行业如何进一步快速发展?
根据《通知》内容来看,未来,符合条件的人身保险公司均有望拿到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资格,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也将从试点转为常态化经营。试点业务转向常态化为进一步探索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经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原银保监会于2022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区域扩大至全国范围,并在原有6家试点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扩大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也同步增加。
投保该保险的商户一旦遇到消费者退货,可按照保单约定获得一定数额的数字人民币保险赔付。不仅投保、理赔两端接入了数字人民币支付这一方式,对于数字人民币钱包损失风险,专属保险也应运而生。另外,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给保险创新提供了可能,于百程进一步表示,比如未来通过在数字人民币中加入智能合约,当保险触发赔付时,根据保险中约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以提升保险赔付效率和体验。
于卫红自2021年末出任百年人寿临时负责人,至今仅一年有余,据知情人士透露,她是在今年3月下旬离开了百年人寿。拟任董事长和临时负责人一来一走,对于百年人寿来说,又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百年人寿临时负责人又生变2021年末,百年人寿公告表示,于卫红出任临时负责人,至其今年3月离开,在任时间一年有余。一面是临时负责人出走,另一面,百年人寿的董事长一职也有了新动向。
近年来,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整治工作持续加大力度,规范性政策陆续施行,无法正常经营的保险中介机构加速“出清”。2022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印发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则重点提及“三类”机构将被清理、清退。在监管持续发力下,“多散乱”问题整治工作更进一步,保险中介机构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车险二次综改帷幕逐渐拉开!车险综改实施后,“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那么,此次的车险二次综改,将会如何影响广大车主的钱袋子?“车险大面积降费不现实。当前,车险的利润空间比较小,经济与生活恢复常态之后车险出险率会有所上升,保险公司总体上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市场反应应该是费率有降有升。
继“澳车北上”之后,“港车北上”也有新动态,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再次按下了加速键。“港车北上”政策的发布,标志着粤港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政策正式落地生效,让承保在香港、理赔在广东成为现实,预计约有45万香港机动车车主可以享受这一政策红利。险企可以开发新型保险产品,如共享汽车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等,满足不同车辆类型和使用场景的保险需求。
5月8日消息,据福建银保监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民法院判决6名涉“代理退保”黑产不法人员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拘役5个月(缓期8个月)到有期徒刑3年10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2千至1万元不等的罚金。据悉,这是全国首例以“敲诈勒索罪”公诉案件判决的“代理退保”黑产案件。
而王军辉离开后,又将由谁执掌国寿资管这一资管巨擘更是值得高度关注——国寿资管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保险资管机构,也是国内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截至4月底,其管理资产规模已超5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规模也达6700亿元,在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总裁及其投资理念注定备受关注。在国寿资管任职期间,王军辉主导了一系列的重大投资,在保险资管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标杆性人物之一。
5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关于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近日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自比亚迪传出收购易安财险的消息后,投资者关心这对易安财险的原股东会有何影响。2022年5月26日,易安财险接管组作出决定,同意易安财险破产重整。2022年6月29日,银保监会作出批复,原则同意易安财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这不,一个不小心,平安人寿就被自家的代理人骗取了原本对新代理人提供的奖励及津贴。这不,一个不小心,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就被自家的代理人骗取了原本对新代理人提供的奖励及津贴。多位代理人因骗津贴获刑再看杨某某和张某的判决书,也均显示两人利用保险代理人的职务便利,将自己的保险代理人账号提供给他人挂单,以此骗取自家单位对新进保险代理人提供的新人训练津贴、增员奖等额外奖励,骗取金额均为7.
同时,蔡松青不再担任君龙人寿总经理一职。这也意味着,蔡松青正式担任君龙人寿总经理一职的时间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2022年8月,蔡松青出任君龙人寿首席投资官,同时担任该公司临时负责人。当时,时任君龙人寿总经理林炫圻离职。2019年,蔡松青又回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2021年4月,蔡松青又出任建信人寿非执行董事。2022年3月,蔡松青不再担任建信人寿非执行董事。
为向公众普及保险知识,增强保险机构社会责任感,新浪财经将举办“金视频奖·首届保险业短视频评选大赛”。本次活动面向各家保险机构征集相关短视频,评选结果将在7·8全国保险宣传日期间公布。参赛视频必须是实拍原创类视频(不含混剪类视频),参赛者必须是视频的合法持有者,大赛组委会拥有参赛视频包装推广和评选使用权。
董事责任险为何受到青睐(主题)董责险能够提供哪些风险保障?董责险主要提供哪些风险保障?董责险对被保险的上市公司也能提供相应保障。董责险还能降低投资人遭受二次损失的风险。有投资人担心:投保董责险的公司是否意味着其经营风险更高?”郑伟说,董责险有一系列责任免除条款,不会为故意、欺诈行为提供风险保障。这在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董监高’规范履职的同时,也激发其应对相关赔偿风险的需求。
有观点认为,易安财险2022年7月15日,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背负了巨额债务,比亚迪并购易安财险,势必要吃下这些债务;此外比亚迪和保险业务跨度太大,而且保险公司和4S店是博弈关系,未来比亚迪或有左右手互搏的风险。如果其推出的车险能够在相关领域占据较高份额,比亚迪就将因此成为新能源车险业务的领导者之一,从而在电池、成车、保险三方面影响新能源车市场走向,借此获得更多合作伙伴。